色欲色香久久综合网_国产 欧美 日韩 亚洲αv_精品国产偷窥丝袜在线拍国_国产欧美va天堂在线观看视频

; 歡迎光臨聯鼎!
    中文版 | ENGLISH

作者陳林 合伙人,駐日辦事處代表,資深專利代理人

舉世矚目,2016年中國專利局所受理的發(fā)明專利133.9萬件,受理的實用新型專利147.6萬件。從申請量來講,實用新型的申請制度在中國得到了廣泛采用。隨著中國企業(yè)壯大而逐漸涉足日本市場,也在日本得到知識產權保護的需求不斷增加。近年來,來自中國企業(yè)以及個人的咨詢也日趨增加。在此,本文對日本產業(yè)知識產權四大法(特許法、實用新型法、外觀設計法以及商標法)中的實用新型法做個梳理介紹,以便更了解其制度本身及其優(yōu)缺點,方便決策。

日本實用新型法旨在保護利用了自然法則做出的技術創(chuàng)作中的涉及物品的形狀、構造或其結合的創(chuàng)造。其僅以形狀、結構及其組合為保護對象。因此,對于方法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則不能作為實用新型的保護客體。另外,與日本特許(即,也就是所謂發(fā)明專利)相比,實用新型俗稱為小發(fā)明。對于技術方案的創(chuàng)造性而言,要比特許的要求低。目前實用新型的保護期限為自申請之日起10年。

歷史沿革

日本實用新型專利制度于1905年起實施,主要是為了保護周期較短的商品而設立的。立法當初也采用實質審查制度,其保護期限為自申請日起的6年。

1994年,參考德國的實用新型法,改為無實審登記制,省去實質審查的程序,形成了目前的無實質審查的早期授權制度。

2004年再次對實用新型法進行了改法。自2005年4月1日起實施,其保護期由原來的6年延長至現在的10年。

實用新型的授權條件

為了獲得日本實用新型的授權,需向日本特許廳提出申請,特許廳僅對是否滿足形式要件進行初步審查。在申請授權階段,并不對申請本身的新穎性和創(chuàng)造性進行判斷,僅針對形式問題進行審查。如滿足形式要件,即可授權。

形式審查主要是判斷其是否是實用新型的保護客體。由于實用新型僅限于產品的形狀、結構及其組合的技術方案。方法發(fā)明、組成物質化學物質的發(fā)明、沒有一定形狀的物品(例如液體等)、動植物品種,計算機程序等均不是實用新型的保護客體。

另外,也會駁回明顯存在缺陷的申請,比如,違反公序良俗、權利要求書或說明書不符合撰寫的規(guī)定、違反單一性以及其他明顯缺陷。

在授權條件方面,與中國的實用新型沒有太大的區(qū)別。

實用新型的優(yōu)缺點

在此為了簡單明了,僅羅列其優(yōu)缺點。

一.優(yōu)點:

① 能盡早授權,一般申請?zhí)岢龊蟠蠹s4到6個月即可獲得授權

② 至授權為止的費用相對較低。這是由于其不僅沒有實質審查請求費,也沒有因答復審查意見產生的占較大比例的代理費。

③ 在授權后,也可根據技術上的需要,將其變更為發(fā)明專利申請。

二.缺點:

①權利自身不穩(wěn)定,保護期限較短,僅為10年。

②在權利行使時,其手續(xù)較為復雜(需獲得實用新型技術評價報告書、需向被訴方出示、需對于權利的有效性確認)。

③在權利行使時,需承擔給對方所造成損害的無過失賠償責任。

④如需變更為發(fā)明專利申請,需放棄實用新型權,會形成沒有權利的真空期間。

實用新型申請的現狀

下面,讓我們看看實用新型的實際申請情況。

從下面的圖1可知,2016年其實用新型的申請總量是6480件,與中國的實用新型申請量相比,相差甚遠。而且,近年來總體呈明顯的下降趨勢。

*摘自日本特許行政年度白皮書2017

圖1 日本實用新型的申請件數的推移

另外,為了更清楚的了解現狀,將發(fā)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及其內外申請人的申請情況做個比較。

從下面的表1中可知,其發(fā)明專利申請量雖然呈下降趨勢,但到2016年為止,仍然保持31萬件的申請量,實用新型量相對于發(fā)明專利僅為2%左右。日本國內申請人的實用新型申請相對于發(fā)明專利為1.8%左右。這里面選擇實用新型申請的多數是日本的超小型企業(yè)申請人。

再來看看外國申請人對于發(fā)明專利和實用新型的選擇。外國申請人的實用新型申請量相對于發(fā)明專利申請量為2.6%左右。可以說,即便外國申請人,選擇發(fā)明專利保護的情況也是占絕大多數的。

*來自日本特許廳

/件數

發(fā)明專利(總量)

發(fā)明專利(外國申請人)

發(fā)明專利(日本國內申請人)

實用新型(外國申請人)

實用新型(日本國內申請人)

2010

344598

54,517

290081

1790

6889

2011

342610

55,030

287580

1679

6305

2012

342796

55,783

287013

1820

6292

2013

328436

56705

271731

1657

5965

2014

325989

60030

265959

1666

5429

2015

318721

59882

258839

1647

5213

2016

318381

58137

260244

1552

4928

表1 日本實用新型和發(fā)明專利(特許)的申請件數的推移

日本發(fā)明專利和實用新型的比較

了解以上基本數據,對于日本的實用新型和發(fā)明專利制度的異同,進行簡單比較:

發(fā)明專利

實用新型

保護客體

產品,方法發(fā)明

僅限于物品的形狀、構造或其結合的創(chuàng)造

實質審查

保護期限

自申請之日起20

自申請之日起10

權利行使

排他權利,可直接起訴

需要出示技術評價報價書并發(fā)出警告函后方可起訴

申請的現狀(2016年)

31.8萬件/

0.65萬件/

小結

出現以上的現狀,主要是在權利保護方面,實用新型由于沒經過實質審查,其權利的穩(wěn)定性存在問題的可能性較大,且行使權利訴訟時需要復雜的手續(xù),不易行使權利。

其申請量相對于發(fā)明專利的特許而言,可以說是少之又少。從這一點來說,實際上實用新型制度本身并沒有發(fā)揮太大作用。

考慮在日本申請專利時,可根據自身的目的,合理選擇發(fā)明專利還是實用新型申請。

返回上一頁